确定优先次序:是削减成本优先,还是质量管理优先?

在许多组织中,管理人员认为削减成本和管理质量是非此即彼的选择。但事实是,质量和成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目标必须始终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这并不意味着产品需要过度设计或过高成本。实际上,您可以遵循 W. Edwards Deming 著名的 14 项质量管理要点,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质量。


下面概述了质量管理的 14 项要点:


1) 树立改进产品与服务的长久使命。
简而言之,就是确保质量和持续改进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。
2) 接受新的理念。
宣传新的理念。员工只有看到管理层对支持改进质量的坚定决心后,才能达到客户期望的质量水平。如果管理层认为未尽全力也没问题,那么员工也同样会这样认为。
3) 不要让质量达标依赖于检验。
不要依赖于生产后的检验来保证质量。请将质量融入到流程和设计中。
4) 废除“价低者得”的做法;应与一家供应商合作,尽可能降低总成本。
众所周知,仅选择价格最低的供应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。与其把价格视为选择的唯一衡量标准,不如考量每个供应商对其流程中质量的承诺以及按时交付绩效。
5) 持续不断地改进计划、生产和服务系统中的每一个流程。
持续改进是一件好事。请坚持持续改进,并确保员工有时间和资源来测试新方法。
6) 开展在职培训。
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最佳办法是确保员工知道对于所分配的工作,该采用哪种方法最好。
7) 塑造和建立领导力。
坚守自己的信念。鼓励协作。创造员工可以充分发挥潜力的环境。
8) 消除恐惧心理。
不要因为员工犯了诚实的错误而予以惩罚。请将错误视为经验教训,从每一个错误吸取教训,防范流程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。
9) 打破部门间的壁垒
不要让各部门之间相互对立,也不要在发生问题时,让某些部门成为其他部门的替罪羊。各部门应目标一致,携手合作来实现目标。注意:如果做不到第 8 点,则本条也无法实现。
10) 取消面向员工的口号、标语和指标。
向员工阐明工作内容,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工具,让他们能顺利开展工作。您必须在实施第 8 点和第 9 点之前或者与这两点一起来实施本条。口号会让人轻视目标。指标(无论是生产力还是质量指标)则是质量的敌人,它会诱使人们一味追求目标,而不顾质量。
11) 取消面向员工的定额目标和面向管理层的定量目标
唯一的衡量标准应该是缺陷数。团队应该朝着零缺陷绩效标准努力。如果流程失去控制,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达到此目标。不要因为团队达不成目标而惩罚团队。
12) 消除妨碍敬业乐业的因素,取消年度评级或绩效制度。
员工会尽全力追求控制绩效考核和薪资水平的指标。如果指标与速度、出货量等方面相关,则说明指标优先于质量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设定其他指标等于告诉团队,您说的质量十分重要的话并不当真。
13) 制定适用于所有人的强有力的培训和自我完善计划。
培训可提高质量,并赋予员工自我价值感,同时确保上司关注员工以及产品质量。正确的培训可自动提高质量和安全性。
14) 让公司中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实现转变。
质量不是一个质量保证项目,也不是一个小团队能完成的工作。质量与每个人、每个环节、每个流程息息相关。如果情况不是这样,则说明你做得不对。


利用质量管理削减成本


虽说 Deming 规则中的某些措词看起来略有些古旧,但很难否认其中蕴含的智慧。Deming 的另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是:“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,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。”
如果您专注于降低成本,很可能会发现成本不降反升,原因可能是投机取巧或者员工为了取悦您,让您的目标达成。最终结果是缺陷数上升。
伴随着缺陷的是很高的代价。缺陷会减慢生产速度,使交货延迟,修理或报废成本极大。如果交给客户的货品质量有问题,会损害您的声誉,让客户恼火不已。在客户现场修复缺陷是导致质量实施成本最高的地方。
但是,如果您从一开始就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— 甚至在设计阶段就这样做,那么无论是生产率还是成本方面,都会有所改进。员工不必停止生产来修复缺陷。物料也不用等着被处置或返工。随着生产力和产量的提高,准时交付率也会上升,这会让客户感到满意。
注重质量是您能随时采用的最卓越、最有效的成本削减措施。